您现在的位置是:首页 > 理财 >

美国布局生变!欧元反攻,美元紧急转向,高端制造企业迁入中国

日期:2023-03-03 18:03:02点击:0

最近美联储的态度发生了明显的变化。

在欧洲各国看来,美联储声称还要继续提高利率,无非是配合着巨额补贴,希望对欧洲进行挖墙脚。

欧洲央行做出了回应,但最终的结果可能让各界感到意外,说不定中国反而渔翁得利。

01,美元转向

在今年1月初市场还一致认为美联储将逐步停下加息,甚至有可能在今年中开始降息。

但是如今,美联储却表示,不但今年不会降息,甚至有可能从3月份开始恢复大幅度的加息,并且不断的提高了终端利率的预期。

在美联储的态度发生变化之前,欧洲央行已经暗示,下一次将加息50个基点。

当时预测美联储仅加息25个起点,因此这有利于拉近欧元与美元的距离,提升欧元的汇率。

对于欧洲来说,此前欧元汇率不断下跌,已经让众多的企业承担了越来越高的原材料成本。欧元下跌导致能源进口时需要支付更高的费用,这一点在2022年欧洲各国的进口增长比例远大于出口增长比例就已经可以看出。

在种种的压力之下,欧洲央行迫切的需要作出反击,提升欧元汇率。

02,欧洲的经济困难

但是不得不说,欧洲经济目前遇到的困难太多了。

最近欧洲各国公布了最新的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,各主要的经济体几乎全线处于收缩之中。

德国、法国、乃至整个欧元区的PMI都低于50,此前一直作为欧元区火车头的德国PMI仅略超46。

当然已经脱离了欧元区的英国也好不到哪里去,目前2月份的PMI仅略超49%。

同时刚刚出现通胀放缓信号,想不到最新的数据却又显示通胀重新上涨。

以德国的为例,2月份的CPI初值达到了8.7%,这与市场预估的8.5%相比,增加了0.2个百分点。

此前法国的通胀控制的相对比较好,但是现在通胀同比也上涨了6%。

综合来看,能源和食品价格上涨依然是影响欧洲各国通货膨胀的重要因素。

而正好能源危机就是美国希望能够好好利用的弱点,借此机会挖走欧洲的高端制造企业。

03,高端制造外迁

可以说能源问题是欧洲的众多企业的切肤之痛。

德国刚刚公布了一项针对2400多家企业的调查,发现至少10%的德国企业,计划把生产的相关环节转移到其他的***。

对此最感兴趣的毫无疑问就是美国。

美国在去年就推出了巨额的补贴,号称削减通胀法案,但实质却是以高达3,690亿美元的资金来吸引其他***的制造企业进入美国。

汽车制造是德国的重要工业之一,但现在超过20%的制造商正考虑外迁。由于美国给予新能源汽车购买者大额的税收补贴,这一政策对于德国的汽车厂商具有很大的吸引力。

不过虽然美国有不少的优势,但是欧洲的企业在考虑外迁时却有点犹豫。

原因正是美联储不断的加息,导致美国国内的利率水平不断的提高,对于企业的融资来说,成本正在翻倍的增加。

04,中国更吸引

欧洲的高端制造企业感觉到犹豫另一个原因在于,他们多了一个选项,那就是中国。

前些天商务部的记者发布会上,发言人透露,目前有数10家跨国企业正在与商务部协商,计划安排对中国的访问,这里面有不少是来自欧洲的高端制造业。

高盛预测,欧洲央行还会至少加息125个点,同时美联储的终端利率有可能达到5.75%。

与欧美的高利率相比,中国的利率非常的具有吸引力。

而且中国有成熟的产业功能,有配套的产业链,最关键的是中国有巨大的市场。

相对比来说,把生产环节迁往中国,吸引力远远大于美国。

随着最近中国多项经济数据证实我们经济正在强劲的复苏,相信这些欧洲企业很快就会作出决定。